馴嬰....阿母你要對我做什麼?
公告版位
- Mar 17 Sat 2007 16:42
生活 | 辣媽馴嬰記
- Mar 17 Sat 2007 15:51
成長 | 弟弟虐親記
男生真的不一樣,哭的聲音好大聲、好用力、也好認真
- Mar 14 Wed 2007 16:33
成長 | 黑色的大便~~
沒看過黑色的大便喔~~
就知道你們沒看過....哈哈哈
- Mar 13 Tue 2007 13:02
成長 | 歡迎你。我們的兒子
九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早上八點四十分 誕生了一位射手座男寶寶~~~~
- Mar 07 Wed 2007 16:20
生活 | 951217 那一天
這是陣痛當時留在老公手上的痕跡(指甲印)~
- Feb 24 Sat 2007 14:38
心情 | 部落格近期重新開工啦.....
My Blog近期可要重新開工了!!!
快要開學囉~意味著假期結束了....
這幾個月部落格幾乎停擺了
實在沒辦法
作月子要休養不能碰電腦
之後要帶小孩,BABY可是24小時離不開身
最主要的是這陣子我的網誌"怪怪的"
種種原因讓我的網誌可是沒有什麼進展
不過,快要開學了~
雖然上班、帶小孩....會粉忙碌
但上班後也比較有自己的時間可以敲敲鍵盤囉
這陣子發生好多事
我們的小寶貝"御飯糰"出生了
我們的大寶貝"恩恩"上幼稚園了
還有這幾個月的我們家老二對我們的"虐親生活"....
這點點滴滴我可是記在腦中
近期內,大家就可以分享這些點點滴滴喔!
敬請期待......
- Feb 24 Sat 2007 11:16
育兒 | 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
孩子愈大花爸媽的錢愈容易視為理所當然
該怎麼教?
我想底下的文章可以給個省思...
******************************************************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週刊第 963 期 作者:陳雅玲
看過太多有錢人的潮起潮落,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在消費叢林裡,他又用什麼方法為孩子指引明路?
去年十二月某一天晚上,蔣小妹在房間做功課,上班回來的爸爸蔣國樑進入她房間,把信用卡帳單放在桌上。他在這份帳單上用紅筆畫了一條線,告訴女兒,「下面都是你去美國刷的,算一算總共多少錢?」
剛考上大學,十一月跟媽媽到美國辦事的女兒,拿出當時收妥的收據,一張一張核對,把她刷的項目,用螢光筆畫下來。蔣國樑一旁拿出計算機,一筆一筆相加,然後不以為然的說,「你總共要還我一萬元,你看,我上班都沒有你花得多。」
從這天開始,每個禮拜,蔣國樑只要一想到,就會裝出討債的聲音說:「你什麼時候還我錢哪?」為此,女兒除了每天中午吃省一點,不買衣服,乖乖讓爸爸扣零用錢之外,念服裝科系的她,還得在家打工:幫爸爸燙襯衫、修改褲子。
一九八七年回國當上國際投信總經理、一九九九年被安泰人壽挖角擔任投資部資深副總、二○○ 三年被富邦金控禮聘為投資長的蔣國樑,經常負責百億資產的投資;對於孩子,他的財富教育也毫不含糊。
家教一:有計畫的花錢 學舞要訂時限、目標,並考量效益
身為「企業家爸爸」,他用管公司的方法管小孩。
孩子要出國度假、購買三C產品,都要寫計畫書,自己計算所需金額,編列預算,計畫資金來源。他再跟孩子討論可行性、資金運用效益、爸媽相對補助金額等。
例如現在大一的女兒想學街舞,蔣國樑要她寫下的計畫書如下:
預定計畫執行時間:大二
所需經費:每個月兩千元(月票,可以上三十堂課)
上課地點:某某舞蹈工作室
計畫目標:兩個月學會完整的兩支舞
經費來源:一半從零用錢扣,一半爸爸補貼
這樣的做法,大概從他們高一時開始。一開始孩子會嚷:「爸爸,我是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員工。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寫報告?」他回答:「你們走在(消費)叢林裡,如果我不給你指一條明路,我就是害了你。」
因此,他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有兩個方向,第一是須負擔自己的花費,量入為出。第二,培養他們追求心靈上滿足的能力。「再有錢的人,如果欲望無法滿足,永遠是貧窮的。」
一筆獲利交易、一樁成功的上市案、一趟績效奪冠,就毫不手軟的「犒賞自己」上等牛排、干邑好酒的蔣國樑,五年前一次心臟手術,醫生在他的胸口和小腿劃上一刀,抽出腿部的一條靜脈,替換掉他心臟內塞滿油脂的血管。
「意外不知何時來到,你準備好了沒有?」有過這樣的生死體驗,他常常跟孩子說:「心無掛礙,無所恐懼。」在投資界二十年,他看過多少大企業家、名人,現在都不在了,「不是看你有沒有錢,要看你有沒有紀律。 」吃喝玩樂,一天之間,多少錢都可以蒸發掉。心靈上的滿足,才是真的富有。
家教二:用勞力換金錢 出國旅費,做家事或打工自籌
為了讓孩子真正瞭解金錢的價值,蔣國樑堅持一條紀律:「所有的錢,都要用勞力換取。」也就是,除了學費、基本的生活開銷外,孩子的其他花費都必須由自己籌措一半(另一半爸爸補貼)。蔣家雖然家裡有傭人,有司機,但是為了籌錢,孩子要幫忙做家事,自己洗衣服、摺衣服、燙衣服、拖地,甚至還得到外面打工。
例如女兒考上大學後想跟同學去東歐玩,為了籌措旅費,她暑假花了快兩個月去餐廳打工,每天辛辛苦苦的忙到晚上十一點,終於賺到近兩萬元,其他不足部分,則每個月扣零用錢。
不怕孩子打工會浪費他們讀書、學習的時間嗎?「這是投資,」蔣國樑想得很明白,這是教育的成本,省不得。「你不讓他體驗,直接給他錢,就是cost(花費),不是 investment(投資)。」
其實為了讓孩子出去打工,他們夫妻更花心思,更花錢。女兒在餐廳打工到深夜,為了安全,他還得跟司機出去接她回家。但他認為,若捨不得孩子「浪費」讀書的時間,只會教出一個書呆子。「與其那樣,我寧可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常人。」他說,現在太多孩子想一步登天,不然就是沒有明天。
他也找機會教小孩學會評估花錢的效益,以及要付出的代價。例如孩子想去埃及玩,他看了女兒的計畫書後,跟她討論:如果去埃及,不但要打工一個暑假,還得每個月零用錢裡扣五○%才夠旅費;但如果去印尼,只要打工兩週,零用錢也只需要扣一○%,讓孩子自己決定每一項消費決策與代價。
孩子用錢,多少都還是會有超支的時候,萬一這個月的開銷又無法省下那麼多,得向爸爸預支時,就得在下個月把每一筆花費都記得清清楚楚。如果還是亂花,零用錢就被縮減。
家教三:付出才有資格享受 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到處都是教育的機會,我願意花更多小錢,來培養他們對金錢的概念。」蔣國樑說,像全家出門的時候,他和太太坐著司機開的自家轎車,孩子就得頂著大太陽,自己搭公車,轉捷運,去跟他們會合。
蔣小妹說,以前她的零用錢也會亂買,但出去打過工後,比較懂得金錢得來不易。像她自己上大學後每個月有六千元零用錢(包括午餐、自己買的衣服),她都會先把其中的二千元,定期存到一個無法提領的帳戶。「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只是覺得,該為以後留下一些經濟基礎。」
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蔣國樑認為,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我可以吃鵝肝醬,也可以去路邊攤吃鴨肉扁。」他常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去昂貴的餐廳吃大餐,「把魚翅當粉絲」,他感嘆:「這孩子已經被父母糟蹋掉了,因為孩子失去對金錢的感覺。」
每年出國旅行,蔣國樑讓孩子自己規畫,在有限的預算裡,學習如何節制、省錢。他們全家只買一張商務艙機票,他或是太太坐,另一個人就陪孩子坐在後面的經濟艙。他們向孩子明確表示,「你們沒有賺錢,沒有資格坐商務艙。」
上班可以穿亞曼尼表現金融家專業形象的蔣國樑,也可以和孩子逛到中山北路七段的暢貨中心(outlet),買一件五百元的衣服。「那些衣服也有很好的品質啊,」他乘機教孩子,價錢和價值不一定成正比。甚至,當孩子要買東西時,他鼓勵他們上網找到更便宜的價錢,享受那種聰明購物的成就感與快樂。
教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他還教孩子瞭解什麼是匱乏,瞭解真正的人生。他和太太去黃山旅遊,下山時走下來,看到挑夫用血肉之軀,把那麼沉重的水泥、各種物資一簍一簍的挑上去,他趕緊用攝影機拍下這畫面,回家告訴孩子, 這世界不是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那麼多人是這樣辛苦過日子的。
家教四:必須回饋親人 找出照顧父母的方法,培養責任心
去印度玩的時候,他則拍下無數的小兒麻痺症的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們在和別人比香奈兒、比古馳的時候,有那麼多孩子連健全的四肢都沒有。「小孩不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以為他們過的日子就是人生本當如此。我教他們,地球是平的,今天把幸福視為理所當然,明天災難就會反撲。」
- Feb 24 Sat 2007 11:14
育兒 | 作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
作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
你會不會怕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
或者根本不想工作..也不會工作...
那麼就別一手包辦所有的家事..
放手..放手..讓孩子參與..有參與才有學習,才有成長...
要期中考了, 孩子一樣得 拖地 清理..
做好份內的家事比考試重要...真的...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
更可以學到許多能力,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筆者的女兒國一參加學校舉辦的露營活動,
晚上打電話回家,既興奮又驚訝的說:
「爸,我不知道我們同學都不會煎蛋,
現在大家都在排隊等我煎蛋給他們吃呢!」
假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
媽媽告訴他:「小寶,垃圾車來了,
請你幫忙把垃圾袋綁好,然後拿去垃圾車好嗎?」
當小朋友接到這樣的請求後,他就要開始思考,
垃圾袋要怎麼綁,才不至於沿路掉垃圾;
綁好之後要開始分析、判斷、選擇並且做決定,
要經由哪一條路徑拿去垃圾車。
分析的結果,甲路線的張家有一條狗很凶,
乙路線比較近但是路燈太暗,丙路線比較遠.
但是路燈較亮。
判斷的結果,丙路線比較安全,
他要選擇安全的路徑,所以決定走丙路線。
當小朋友把垃圾拿到定點後,垃圾車還沒到,
他是要放著就走,還是要遵守垃圾不落地的規定,
等垃圾車來了再將垃圾丟上去。
這就是他表現責任感的時候。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
它可以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
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大人不可不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
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
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
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此外,前者也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
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鄭石岩教授也表示,臺灣社會因為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升,
造成社會變遷加速。
我們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就必須提早訓練,而最好的訓練方式,
就是指導孩子做家事。
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捨不得讓他們做家事,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
- Dec 07 Thu 2006 15:53
成長 | 坐101~
恩恩最傷腦筋的事~ 就是"大便"啦~
- Dec 07 Thu 2006 15:19
成長 | 我的新外套~
再過一個月,恩恩就要滿三歲囉!
- Dec 07 Thu 2006 15:06
成長 | 模仿秀又來了
模仿秀又來囉!
看得出來恩恩在表演什麼嗎?
- Dec 01 Fri 2006 13:51
成長 | 黃金博物館園區
今天汐止天氣一掃前幾天的陰霾,或許九份那兒的天氣也不錯喔~
老公把握這難得的太陽,帶我們到九份、金瓜石走走
- Nov 30 Thu 2006 16:39
成長 | 最愛石獅子
位於林森南路與仁愛路之間,有間清幽的"東和禪寺"
- Nov 29 Wed 2006 21:30
旅遊 | 自來水博物館
年初時同事送我兩張自來水博物館的票,一直惦記著暑假可以帶恩恩去玩水
但終究被一堆事所耽誤,現在已經要年底了,在不去,這兩張票就浪費囉!
得趁著弟弟還沒生出來前到自來水博物館走走呢!
- Nov 29 Wed 2006 10:14
旅遊 | 淡水半日遊
老公今天放假,可以不用趕著晚上去上班
YA! 真是太棒囉!
- Nov 28 Tue 2006 11:59
旅遊 | 員山溫泉公園
藉著宜蘭奶奶生日回宜蘭溜撘兩天,無奈天氣不好,一直下雨
好不容易與稍微停歇,開車出去走走,到附近員山公園晃晃囉!
- Nov 27 Mon 2006 11:36
生活 | 宜蘭奶奶過生日
這是宜蘭的奶奶和爺爺喔
- Nov 25 Sat 2006 21:38
生活 | 育成高中校慶
第一次參加育成高中校慶,早上八點半前要簽到
- Nov 12 Sun 2006 15:41
成長 | 另類認字法
上個學期末,看著那些剛考完基測等畢業的國三生,常常拿著象棋打發時間
看著看著,也想起自己好久沒有玩象棋,都快要忘記怎麼玩了
- Nov 11 Sat 2006 21:24
育兒 | 請為你/妳的誇獎道歉
寒薇轉寄一封文章讓我有著"恍然大悟"的省思~
小孩子是很聰明的,常常有人稱讚恩恩很可愛、很漂亮
老實說,我們也都這麼認為,卻不覺得有什麼?
因為每個小孩在父母心目中都是最可愛的,不是嗎?
但文章中提到~ "其實,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讓我深表同意~是呀! 我們應該稱讚小孩的是他努力的部分才是呢!
*******************************************************
她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週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
進屋看到教授五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
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純藍的一潭湖水,簡直驚為天人。
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微笑道謝,
朋友經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了後,她的臉色嚴肅起來:
「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
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
與她個人基本沒有關係。
但孩子還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是她的本領。
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
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或是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解。」
「其實,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所以,教授聳聳肩:「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後來呢?我不禁問朋友。
後來,我就很正式的向教授的女兒道歉了。
同時表揚她的微笑和有禮貌。
朋友說。而且從那以後,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孩子,
我都會對自己說,忍住你對他們容貌的誇獎,
從他們成長的角度來說,這種事要處之淡然。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
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每次不當的誇獎都會留下劃痕。
- Oct 27 Fri 2006 15:14
旅遊 | 再訪永安漁港
自從上次老哥帶我們到永安漁港後,老爸可是一直惦記著那裏的海產,
- Oct 27 Fri 2006 15:14
旅遊 | 再訪永安漁港
自從上次老哥帶我們到永安漁港後,老爸可是一直惦記著那裏的海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