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果妳是真心愛妳的孩子就不要遺忘丈夫,妳要滋養他,他才會成為孩子的爸爸。」——黃心怡

口述/黃心怡 整理/楊雅亭 攝影/黃念謹

生孩子於女性,是很直接從身體而出,不管媽媽是否準備好了,孩子都推著母親必須去面對那個小生命;但於男性,衝擊卻沒那麼大,因為他們是看著另一個體在經驗。所以黃心怡提醒我們:「不要放棄去調教男人,因為男性在這部分是需要被啟發的。」

要體驗育兒樂,女人除了不要忘了愛自己,也需要先生的支持,且看黃心怡的教戰手冊:

策略1:吸收相關知識
對新手媽媽來說,母親是新的角色、生產也是一場充滿冒險的旅程,然而當媽媽愈清楚照顧孩子的必然過程,就不會有太多的擔心。我建議新手媽媽善用醫療資源,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人,例如去醫院的媽媽教室上課,最好連先生也一起,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為了他的誕生而準備。

策略2:幫男人翻譯嬰兒語
有時候男人不是不願意幫忙,而是不知道怎麼做,或是怕自己的力氣太大,傷了小寶寶,還有對嬰兒啼哭的不解,這時就需要母親翻譯嬰兒語了。我建議可以列出一個清單:例如嬰兒哭泣的多種可能性,讓他們有跡可尋,心理也會覺得比較安定。

策略3:不要把所有的事都攬上身
分事情給男人做,例如,男人雖然不能餵母奶,但媽媽在餵奶時也可以靠著爸爸,我記得有一位護士跟我先生說:「太太餵母奶是很辛苦的,所以其他事都由你來。」言下之意,換尿布、臍帶消毒這些事都是男人可以做的。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為他們做的事情,對孩子及父母都很有意義。

策略4:別忘了丈夫的存在
「如果妳真愛你的孩子就不要遺忘丈夫,妳滋養他,他才會成為孩子的爸爸。」

當新生兒出生,母親的焦點很難從小寶寶身上轉移,於是當媽媽全心地照顧小寶寶,很自然地,丈夫的需求就變得次要了。如果丈夫吃醋了,或覺得妻子花太多時間在孩子身上時,妻子也要記得跟先生說:「你還是很重要的。」

策略5:不要猜忌
有時候媽媽會對孩子說娃娃語,卻會命令先生說:「ㄟ,還不快點!」當媽媽瑣事纏身、心情不好時,一定要跟先生明說最近的煩躁,猜忌只會消耗能量,而夫妻在一定的信任基礎下,只要把話說清楚,就能共同為家庭而努力。

策略6:找到支持團體
「能與他人交談的媽媽在帶孩子時,也比較容易處在開心的情境下,不可能成為母親之後,人際需求變成零。」特別是全職媽媽,永遠不要一個人帶孩子,不能全世界只有妳跟孩子,要有一些支持團體,包括跟朋友訴苦,或是找人討教媽媽經。如果是苦悶說不出口的媽媽,我建議可以透過書寫表達,每天十到十五分鐘自由的書寫,也是度過的方法。而我是帶孩子去「綠屋」(Green House)(註)尋找情感支持,也讓孩子有play group的經驗;類似的組織可以協助獨自帶孩子的母親,脫離只有母親與孩子的兩人世界,讓母親有機會喘息。如果還是沒有其他的支持團體媽媽,我建議找專業人員或打生命線,一定要找人說一說,因為新手媽媽,多少會有苦悶的情緒,或是措手不及的擔心。

策略7:不要迷失自己
當媽媽不能「無我」,當孩子小時候還可以,但孩子三到六個月後就要有自己,不能仍然只有孩子,這樣也可以幫助孩子獨立。我鼓勵女性要找到自己的休閒活動,或是生涯規畫。要多愛自己一點、滋養自己,不能忽略對自己的關照,如最簡單的儀容。如果失去自我疼愛,而一味去愛孩子,這樣的愛會有好大的負擔。

策略8:練習成為有孩子的父母
「永遠不要要求丈夫用自己的方法來帶孩子,讓你的丈夫可以當孩子的父親。」很多親子教養的衝突發生,害怕丈夫出錯,於是互罵是誰帶壞了孩子。試試以下的練習:「要相信,孩子跟爸爸的關係是跟母親的關係不一樣的」以及「練習成為有孩子的父母」這樣就會慢慢放掉希望先生變得跟妳一樣的心態。

註:Green House是由蒙特利梭教師協會為了零歲至三歲的寶寶與媽媽所設立的一個遊戲、休憩、心得交流與獲得資訊的地方,由法國的Dolto博士於1979年創立,這裡強調是一個屬於媽媽和寶寶的地方,提供給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和零歲至三歲寶寶的喘息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p0711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