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8月29日,一位名叫古斯塔夫斯.多恩的30歲美國陸軍中尉,隨著遠征隊前往懷俄明州的黃石區,
他吃力爬上瓦士本山頂(Mt. Washburn),底下就是黃石河,往南方望去,他發現洛磯山脈的一大片區域有一樣東西不見了: 山 脈
連續有好幾公里,突起處只出現於遠處,在一座巨大的森林盆地周圍形成了括弧。
多恩認為這個空缺只有一種解釋:「這個大盆地原本是個巨大的火山口,但火山現在已經死了!」』(取自國家地理雜誌NO.104 P.59)
相隔147年後,2017年8月20日,我們全家一起爬上瓦士本山(Mt. Washburn),在登山步道上
親眼見證多恩中尉所發現的超級火山口,親臨現場,體會國家地理雜誌裡的文字,體會147年前發現時的悸動
只是,多恩中尉並不知道,黃石的火山沒有死,它活的好得很,好到令科學家不安呢!
美西國家公園自駕露營遊 Day 4 :[黃石國家公園大地脈動之旅]
橋灣露營地森林漫遊(Bridge Bay Campground) 海頓山谷(Hayden Valley)Mountain Washburn見證超級火山黃石大峽谷
在海頓山谷偷窺好久的牛群後,已經是中午時分,該祭五臟廟了!我們彎進一個可以煮食的野餐區
我們這次在黃石公園裡露營,就可以避開了貴鬆鬆的住宿
至於吃飯,園區內有很多可以煮食的野餐區,可以依據自己的行程,選擇路上經過的野餐區,就解決吃的問題!超省~超省~
野餐區裡都有擺放組合木桌椅,旁邊有車位,超貼心的! 要來選擇個好位子~不曬得位子
大家都來卡位了~
這裡好讚喔!不曬~ 可是被先坐走了~哭哭~再找!
大家都知道可以在這裡煮東西喔??
沒想到,我們還是又回來我們第一次發現的地方!哈哈~
在營區時,就已經把菜洗好了! 香積麵、香積飯則是露營者的好朋友~哈
帶小孩來國家公園露營,所有事情都要幫忙!在煮的時候,還要小心烏鴉來搶食耶~
森林裡的午餐~ 好讚喔!
眼前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地上種子與小小松,形成了對比!還有生命的起始~
有了這些大樹的遮蔭,其實陰影處很涼爽!畢竟我們可是在海拔2000公尺的高原上!
簡單煮、簡單吃~ 午餐後的體能活動
小孩在玩什麼呢?
這意境好美喔!哈~ 但是~事實是..........
事實是......我們只是要去上廁所!連上廁所的路徑都這麼美~(事實是,超近路啦!)
名符其實的「茅坑」,真的是「茅坑」!馬桶下就是與大地混合的排泄物!可是好奇怪,不怎麼臭就是了!
野餐區「沒有水」,連廁所都沒有水,所以食材都要先洗好、先處理好!至於鍋碗瓢盆就帶回露營區洗囉!
吃完午餐,我們前往峽谷村遊客中心(Canyon Village Visitor Center)
拿更詳細的地圖(其實網路也有),順便詢問瓦士本山(Mt. Washburn)的路況~練英文!練英文!
小孩一直沒看到他們中意的紀念品,遊客中心旁的general store更大,我們過去看看
一進去general store,我拉著老公和小孩說,我就是要爬這個山,為了這個山,我可是放棄了黃石公園東北方猛瑪溫泉、諾里斯盆地呢!
我想要爬上這個山頂,去看火山口~ 可是,小孩並不清楚阿母的興奮在哪裡?因為聽到爬山就...(哎~眼神死~~)
general store裡有來自台灣的打工度假女孩,講中文比較準,還是再次像她詢問路況!再次確定!
拿了地圖,問了該問的,離開遊客中心,繼續往北方前往
離開峽谷村遊客中心後,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因為沒有搞清楚開車規則(要一輛車直行後,換一輛車橫行,再換直行,再換橫行)
我們一看到前方車子走了,想說跟著走準沒錯,就跟著前方的車子前進,沒有輪流,結果就是,在車子裡的我們都聽得到對面車子內的驟罵聲(歹勢~)
路上景緻~ 爬升中!
Mt. Washburn,海拔3,115M,有兩處登山口,從北登山口進入路況較平坦,需徒步5K,
南登山口則距離較短只要徒步4K,但有一段又臭又長的之字路是考驗
聽完遊客中心的說明後,我選擇北登山口,想說平緩一點比較好,經過南登山口後,繼續北上
真的抵達要進入北登山口的入口時,發現是一條急轉彎後還爬升的碎石子路,
看著眼前的碎石子路,有點擔心這樣的路況會傷了我們的車子,到時候還車會有爭議!
一想到要講英文說明情況,甚至要用英文吵架,一整個想放棄這條路~~
於是,我們往南折回南登山口,登山口就是停車場,沒有上述顧慮!但是~~那個「之字路」呀~~(搖頭~)
小孩,沒問題的吧!(阿君舉手:我有問題!~昏~)不管啦!Go! Go! Fighting!!
出發
當我們悠閒地踏出步伐,馬上就被後面的阿斗仔超車了~人家可不悠閒勒!是真的要來爬山的!
不管啦!走到哪兒算到哪兒~ 即使無法登頂,也想要以不同角度看黃石
搞不好會有熊喔!既期待又沒膽~
我覺得,我好像看到多恩中尉說的畫面~
沿途好多黃花陪著我們!呵呵
大逆光~ 光線不對!一下子走到這麼高~車子都像玩具車了!
這樣光線好多了~
左上角可見步道路徑!
一個轉彎後,光線就多了! 水~
俯瞰園區道路~ 俯瞰黃石森林~洛磯山脈南段
加油!加油!繼續走~
遠方的我家阿爸、恩伃、阿君~我邊拍邊走!落後太多~快追上!(根本是我太慢!)
後來我發現!我們選擇下午登山有點失策!應該上午去才對!比較有體力!現在根本是下午茶時分、睡午覺時刻哩!(筆記:要選早上爬山)
好~想~登~頂~喔!
其實還沒登頂,我們已經很高了!
整個眼睛看得到的樹林範圍都是黃石公園,黃石公園裡90%都是森林覆蓋
自駕開車在黃石公園裡,就是在森林裡穿過來穿過去的!露營區也是在這片森林裡!
道路兩旁都是樹林筆直的排排站,只要有一個開闊的景象出現,就會「哇~」聲連連!像海頓山谷~ 像白木林~呵呵
因為我邊走邊拍照,落後他們太多,等我追上他們時,他們三人躲在陰影處,唱著歌歡迎我到達!哈哈!阿爸這張好逗趣!怎麼不像他了~
已經有人要下山了~ 一直鼓勵小孩跟阿斗仔講話,小孩都害羞不肯~
阿君:讓我看一下有沒有熊!
f
啊!我覺得我看到了!你們呢?? 看到什麼?
瞧! 森林少了一塊!你們覺得那是為什麼呢?
『1870年8月29日,一位名叫古斯塔夫斯.多恩的30歲美國陸軍中尉,隨著遠征隊前往懷俄明州的黃石區,
他一路吃力爬上瓦士本山頂(Mt. Washburn),底下就是黃石河,往南方望去,他發現洛磯山脈的一大片區域有一樣東西不見了: 山 脈
連續好幾公里,突起處只出現於遠處,在一座巨大的森林盆地周圍形成了括弧。
多恩認為這個空缺只有一種解釋:「這個大盆地原本是個巨大的火山口,但火山現在已經死了!」』
上面是國家地理雜誌2009.8 NO.104 P.59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147年後,2017年8月20日,我們全家一起爬上瓦士本山(Mt. Washburn),雖然還沒登頂,但在登山步道上
我們就已經親眼見證多恩中尉所發現的超級火山口,親臨現場,體會國家地理雜誌裡的文字,體會147年前發現時的悸動
只是,多恩中尉並不知道,黃石的火山沒有死,它活的好得很,好到令科學家不安呢!
如果可以爬再高一點~一定更清楚~
繼續走囉!沿途都是眼睛做SPA~ 不同層次的綠!
在一片綠野、綠林中,有許多小花點綴這片綠!
又見花栗鼠!可是他一直背對我們,好像生悶氣似的背對!哈哈!想像力太豐富!
好完整的蒲公音~
火山岩!火山岩!玄武岩!玄武岩!氣孔存在說明了噴發的快速~
阿爸沿途一直鼓勵我家兒子~ 好有耐心的阿爸!
小四生~加油!
好美的林徑!
話說回來,在兒子眼中可不美!哈哈!
好想加快腳步,但快不得!除了這個小四生對爬山沒興趣外,沿路一直有讓他快不了的原因
兒子沿路邊走邊撿石頭(是黑曜岩耶~說明黃石形成的故事),讓我想到小時候帶他走桃山步道時也是,口袋裡滿滿的石頭!
哈哈!讓我和他阿爸回味一下當時(七年前)兒子3歲時超cute的樣貌~2010桃山瀑布步道撿石頭
雖然邊走邊撿黑曜石,對地科老師來說,光想像就很浪漫..........但是.........這樣要走到民國幾年呀?我想登頂呀?
阿爸好讚!為了鼓勵兒子,總是一直搞笑~
儘管我們有個有耐心~又貼心、肯鼓勵小孩的阿爸,我們最後還是在第一個之字形路口,停下腳步、休息、返回了~
返回的路途~
望著前方的景色
望著前方美景中.......我的家人~ 看著家人的背影,我告訴自己沒登頂也沒關係啦!
其實出發前就知道,很有可能不能登頂,但還是有小小的期待,但為了登頂而影響小孩的心情,也不是我要的!
要離開這裡了!這麼棒的view~拍一張!但是,阿姊呀~~
哈哈哈哈哈哈~
搞笑ing~
兒子腳痛~ 這根本慈父的背影嘛!!
慈父的背影~ 勇腳的阿姊~
瓦士本山(Mt. Washburn)的登山步道~ 很美麗的登山步道喔!
但是回到登山口後,所看到的一幕就被澆冷水了!到底看到什麼?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看看孩子們的對話.......哈哈哈哈
隨然,沒辦法登頂,但是看看別人的分享,好像連大人都走得很累~那就~算了吧!
至於登頂後到底黃石的面貌如何?只好看看別人分享的囉~健行筆記、波比看世界 還有人看到熊耶!超酷的!看這裡->登山遇到熊
留言列表